靈魂自由的畫狂人——葛飾北齋:「我寧可選擇痛苦,也不要踮腳生活。」

《富嶽三十六景:駿州片倉茶園之不二》/葛飾北齋/1830–1832年/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標籤: 歷史
藝術

文/吳奇嬴

 

 靈魂自由的「畫狂人」:葛飾北齋 

「我寧可選擇痛苦,也不要踮腳生活。」

1760 年,葛飾北齋生於武藏國葛飾郡本所割下水一貧農家庭。他姓川村氏,幼時名字叫太郎,後稱鐵藏,通稱中島八右衛門。

1764 年,他成為幕府御用磨鏡師中島伊勢的養子,但中島伊勢後來令其親生兒子繼承家業,不久葛飾北齋因此離開。
之後,他陸續在租書店工作,以四處奔走送書為業,同時也做過木版雕刻師的學徒,對繪畫藝術產生了興趣。
後來他回到了原來的家族。

 

〈北齋肖像〉葛飾北齋

 

1778 年,他在浮世繪大師勝川春章門下學習,自稱勝川春朗或勝春朗,學藝過程中共學習了狩野派唐繪、名所繪以及役者繪等。
葛飾北齋受勝川春章的藝術影響很大。在這段時期,他的歌舞伎藝人肖像明顯呈現出勝川派的藝術風格,包括姿勢體態、面目表情、非刻意安排的自然布景。
同時,鳥居清長和歌川豐春新穎開闊的藝術理念也深深影響著葛飾北齋。

葛飾北齋在 19 歲時開始發表作品,他的役者繪作品《瀨川菊之丞》在 1779 年正式出版。安永九年(1800 年),21 歲的葛飾北齋為黃表紙作品《一生德衛三乃傳》繪製了插圖,這是他第一次為通俗文學繪製插圖。
之後他在很長一段時間為黃表紙作品等通俗故事繪製了大量插圖:1781 年,他創作了《有難通一字》,署名和齋;次年又接連創作了《鐮倉通臣傳》。
同時在這一時期,葛飾北齋又拜在狩野融川的門下學習繪畫,繼而被昔日的老師勝川春章除名。幕府將軍委派他到日光神社工作,期間因為批評老師的作品而再次被逐出師門。

大約1786 年,他以群馬亭為筆名創作了《我家樂之鐮倉山》;次年又模仿菱川師宣的風格創作了一系列作品,稱自己為菱川宗理。葛飾北齋在此之後又專門學習了土佐派的畫法,同時對中國畫和歐洲畫均有涉獵。

大約在1794 年—1804年的時候,他使用筆名時太郎可候。從 1805 年開始,他正式號「葛飾北齋」。北齋一生改號頻繁多達 30回,使用過的號還有「可候」、「辰齋」、「辰政」、「百琳」、「畫狂人」、「雷斗」、「戴斗」、「不染居」、「為一」、「九蜃」、「雷震」、「畫狂老人」、「天狗堂熱鐵」、「鏡裏庵梅年」、「月癡老人」、「三浦屋八右衛門」、「百姓八右衛門」、「土持仁三郎」、「魚佛」、「穿山甲」等。

 

〈男女共賞櫻花的風景〉/葛飾北齋

 

據說葛飾北齋被勝川春章逐出師門後,沒人買他的作品,生活非常貧困。一次偶然機會他在街上遇見了老師勝川春章和師母,感到無地自容。
就在那時,他在一面紅色旗子上畫的一幅鍾馗像賣了點錢,而且這幅畫會在五月五日兒童節上展出。這給了葛飾北齋莫大的激勵,他決心要做一名真正的畫師。

他去柳島的北辰神社虔誠地祈禱,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出色的畫家。「雷斗」、「雷震」等筆名均與這座神社有關。
據記載,葛飾北齋在趕往神社的途中下了一場大雨。天空中雷聲陣陣,他認為這是個好兆頭,相信這預示著自己的名聲會像雷聲一樣響徹四方,因此起筆名雷斗和雷震。

1780 末期,葛飾北齋從一位荷蘭船長和一名荷蘭醫生那裡收到四幅畫作的訂單。
當畫作完成後,醫生卻只肯付一半的錢,理由是自己的財產少於船長。葛飾北齋拒絕了醫生的要求,乾脆不賣給他。

回家後,他的妻子勸他接受半價的要求,因為他們正缺錢,北齋斷然拒絕,說:「不能讓外國人認為日本人好糊弄。」他又說:「我寧可選擇痛苦,也不要踮腳生活。」

從這些話語可以看出,葛飾北齋有著脾氣剛硬的性格。在他一生當中,從不理睬那些批評的聲音,始終堅持自己的想法。即使在聲名鵲起的時候,他依然過著拮据的生活。

據說幕府將軍德川家齊在聽說葛飾北齋的畫技高超後,便命令他與著名畫師古文晁當著自己的面在淺草庵比試繪畫技藝。
即使在這樣的場合,葛飾北齋依然會給這位尊貴的觀眾帶來驚喜。他將掃帚浸入深藍色的墨汁中,趴在地上,在巨大的畫紙上描繪翻滾的波浪,將一隻母雞(提前裝在籠子裡帶來)的爪子塗上紅墨汁,讓它在紙上跑。雞爪印瞬間變成秋天的紅楓葉。
深秋染滿紅楓葉的龍田河風景畫就以這樣一種有趣的方式創作完成了。德川家齊看罷,非常賞識葛飾北齋,並讚歎他的藝術修養之高。

 

黃表紙作品〈新編水滸畫傳〉節選/葛飾北齋/ 1805 年出版

 

為了配合當時日本內地旅遊業的發展,也因為個人對富士山的情有獨鍾,葛飾北齋決定創作一系列風景畫作品。
富士山是日本的國家象徵,也是美的象徵。它是日本三名山之一,在古代文獻中亦被稱為「不二」、「不盡」或是「富慈」,也經常被稱作「芙蓉峰」或「富嶽」。
自古以來,這座山的名字就經常在日本的傳統詩歌「和歌」中出現。

 

《富嶽三十六景:凱風快晴》/葛飾北齋/約1830 年/波士頓美術館

 

《富嶽三十六景:山下白雨》/葛飾北齋/約1830 年/東京富士美術館

 

1826 年,葛飾北齋以富士山不同角度的樣貌為藍本,創作了系列風景畫《富嶽三十六景》。
《富嶽三十六景》共46 幅,當初北齋計畫按照題名只畫36 幅,但後來因廣受歡迎,又加畫了10 幅。其中,描繪了富士山雄美壯觀的作品〈凱風快晴〉和〈山下白雨〉等都廣為人知,這兩幅畫也被人親切地稱為「赤富士」與「黑富士」。

「赤富士」指的是夏天沒有雪跡覆蓋的富士山,清晨呈被太陽曬紅的顏色。這一景象主要發生於晚夏至初秋之間,日本民間將其視為一種吉兆。

〈凱風快晴〉的作畫視點是在甲斐國或者駿河國,和〈山下白雨〉一樣,畫面最下方是富士山的樹海,背景是藍天白雲,富士山頂還有殘留的雪溪,而紅色和黑色的富士山頂都一樣引人注目
。就紅色的富士山而言,儘管它可能描繪的是夏末早晨的赤富士,但有研究表明沒有任何可靠資訊能證明畫中的景象發生於早晨。

「凱風」一詞取自《詩經》,意思是夏天吹拂的輕柔南風。在葛飾北齋之前,日本畫家野呂介石畫過一幅〈紅玉芙蓉峰圖〉,〈凱風快晴〉可能是受其影響。〈凱風快晴〉其實還存在其他版本,最早的版本顏色較為暗淡,山頂也並不是紅色的。
作為大批印刷的木版畫,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都收藏有〈凱風快晴〉。

另一幅名作〈神奈川沖浪裏〉是世界上曝光率最高的浮世繪之一。荷蘭畫家梵谷對此畫非常讚賞,其名作〈星夜〉被認為受到了此畫的啟發;印象派法國作曲家克勞德.德布西亦受到此畫啟發而創作了交響樂〈大海〉。同時,〈神奈川衝浪裏〉中的三角大浪也成為許多後世創作戲仿的名畫面之一。

 

《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衝浪裏》/葛飾北齋/約1830年/東京國立博物館

 

畫中描述巨浪威脅神奈川沖(神奈川外海)的船隻,與該系列的其他作品一樣,以富士山為背景。

畫中描繪的是驚濤巨浪掀卷著漁船,船工們為了生存而努力抗爭的情景。漁船上有8 名抱緊船槳的划船手,在船頭還能看到2 名以上的乘客,人們僵直在船中,和運動的浪形成對比。海浪上空的積雨雲讓人以為現在應該有暴風雨,然而畫中卻並沒有下雨。〈神奈川沖浪裏〉高25.7 公分,寬37.9 公分,是一幅大畫幅橫繪畫作。畫面左上角的落款寫著畫的標題和署名。長方形的框裡寫的標題是「富嶽三十六景 神奈川沖浪裏」。它左邊的署名是「北齋改為一筆」,直接把「北齋」改號為「為一」。富嶽三十六景中,除了「北齋改為一筆」之外,他還用過「前北齋為一筆」以及「北齋為一筆」的署名。

 

 

 

 

 

 

本文摘自《極致浮世繪:從江戶到明治時代,日本美學的再發現!(燙金特裝版)》

書籍連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