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的「冥想」體驗──三天不說話

標籤: 人物誌建築

 

文/隈研吾

隈研吾 Kuma Kengo
日本當代建築大師。
1954年生於神奈川縣,1979年畢業於東京大學碩士建築系。曾任哥倫比亞大學課員研究員、慶應義塾大學教授,2009年起至東京大學擔任教授。著作有《負建築》、《奔跑的負建築家》、《點、線、面》與其他多數作品。

1990年 成立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2001年 「石造美術館」獲得國際石造建築獎受獎。
2010年 「根津美術館」每日藝術獎受獎。
2021年 美國權威雜誌《TIME》評選為世界百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
2022年 臺中巨蛋體育館正式動工

 

在國中時期體驗了很多在教堂舉行的彌撒和葬禮,然而在成為高中生的那個春天,經歷了一次可以說是徹底改變我人生的體驗,那是我在位於石神井的「冥想之家」中度過「沉默」的三天。

「冥想之家」原本是一棟修道院,它被高高的牆圍住,如同監獄般的建築物。
聽說有一個「冥想」修行的聚會,我興致高昂地試著參加了,並將會在「冥想之家」度過三天兩夜,在聚會期間都不能跟任何人說一句話, 這種修行方式深受亞洲地區禪修的影響。以為那會是脫離日常的小確幸,能享受著悠閒閱讀書籍的美好氛圍,但是我太天真了。

大木章次郎神父是我們組的指導老師,那天是我們的初次見面。

在那高牆中的昏暗房間內,聽到大木神父一聲鏗鏘有力的呼喊時, 我認為「這個人肯定有什麼過人之處」,因為那聲音就像是從天上下凡的人才會有的聲音。

神父所說的每字每句都讓我產生共鳴,就在聽了神父兩小時的開示,又回到放著小床的個人房內,在昏暗房間中休息兩小時,如此反覆循環的行程中度過。

開示內容以一句話來說就是每一個人類都背負著罪過。當我回想起高中一年級時的日常,就如神父所說,我全身都充滿罪過,對此沒有反駁的餘地。自己真的很隨便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這點,當下被一針見血地指出時,參加聚會的全部人都靜止了。即使沒被噤聲禁語,好像能體會到那氛圍最好緘口不語。

在此之後聽前輩們描述,大木神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志願加入特攻隊,被編制到廣島的海軍潛水學校,在多數都犧牲的夥伴中唯獨自己得救,直到迎來二戰結束的人生經歷。神父曾目睹當時廣島被投下原子彈後,全身被燒死倒地的人們─像是全身焦黑成塊的物體在緩慢移動著……,他們一步一步前行渴求著水的場景。正因體驗過那樣特別的人生經歷,才能發出這樣的聲音吧。印象中,我是聽過這段故事後才認同神父擁有那如天籟般的聲音。在「冥想之家」與大木神父相識的幾年後,他到尼泊爾波卡拉參與身心障礙兒童的教育活動,奉獻自己將近三十年。

在高大圍牆圍住的「冥想之家」中,我從大木神父那裡學到的,以一句話總結就是我是罪人,全人類都是罪人。每個人生來都是帶罪的不完美個體,所做的事情也是錯誤百出,盡是傷害人的事情。其思想是來自於基督教中的「人都有罪」這一說─「原罪思想」,這是基督教思想中心的其中一項。

但接受自己是罪人與性格變灰暗,或是變得抑鬱又是兩回事。大木神父教會我的正因為我們都是罪人,所以要盡可能的樂觀、正向幫助身邊的人得到幸福

實際在「冥想之家」圍牆外時的大木神父通常是充滿幽默風趣且樂觀的一位老師。尼泊爾的孩子們也都仰慕大木神父,幾年前我在首都加德滿都2的日本大使館演講時,與當時還記得大木神父在波卡拉重逢,談笑風生暢聊當年。

 

 

 

本文摘自《隈研吾:成為夢想的實踐者,勇於超越框架、創造自由想像》

書籍連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