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響,萬物長】驚蟄將至!吃梨、打小人…這些習俗的用意是什麼?古人的智慧告訴你!

標籤: 健康生活習俗飲食

文/邱丙軍

 

驚蟄
春雷乍響,蟄蟲驚而出走

聞 雷  [唐]白居易
瘴地風霜早,溫天氣候催。窮冬不見雪,正月已聞雷。

震蟄蟲蛇出,驚枯草木開。空餘客方寸,依舊似寒灰。


驚蟄,古稱「啟蟄」,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此時太陽到達黃經345度,交節時間在3月5日或6日。

《夏小正》上說:「正月啟蟄,言發蟄也。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此前,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驚蟄節」,古人認為是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驚」。
故驚蟄時,蟄蟲驚醒,天氣轉暖,漸有春雷。

 

● 氣候變化

║氣溫上升快║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豔陽天,氣溫回,雨水增多。
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日照時數也有比較明顯的增加。但是因為冷暖空氣交替,天氣不穩定,氣溫波動甚大。

║春雷║
現代氣象科學表明,驚蟄前後之所以偶有雷聲,是大地濕度漸高而促使近地面熱氣上升或北上的濕熱空氣勢力較強與活動頻繁所致。「驚蟄始雷」的說法僅與沿長江流域的氣候規律相吻合。
此時氣溫回升較快,真正使冬眠動物甦醒出土的,並不是隆隆的雷聲,而是氣溫回升到一定程度時地中的溫度。
有諺語云:「驚蟄過,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此時雷鳴最引人注意,如「未過驚蟄先打雷,四十九天雲不開」。

 

● 傳統習俗

║吃梨║
在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
此時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此時吃梨可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以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也有人說「梨」諧音「離」,據說驚蟄吃梨可讓蟲害遠離莊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

║打小人║
「打小人」的用意在於通過拍打代表對頭人的紙公仔,驅趕身邊的小人瘟神,宣洩內心的不滿,並祈求新一年事事如意。
驚蟄時節往往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打小人」的前身。

║祭白虎║
中國民間傳說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日祭白虎。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蒙鼓皮║
古人認為驚蟄是雷聲引起的。神話傳說中雷神是位長了翅膀鳥嘴人身的大神,一手持棰,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多面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敲天鼓,鼓聲與雷聲相似,人間也把握這個時機來蒙鼓皮。
《周禮‧冬官考工記》的「韗人」篇中就記載有「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的習俗。

║咒雀║
驚蟄咒雀,目的是在這一天咒過鳥雀,穀物成熟時鳥雀都不敢來啄食穀物。有咒雀詞道:「金嘴雀,銀嘴雀,我今朝,來咒過,吃著我的穀子爛嘴殼。」

║驅蟲║
時值驚蟄,氣候溫暖,雨量較多,「春雷驚百蟲」,最宜於各種寄生蟲的繁殖。其中最足以稱為禍患的,如瘧蚊、蝨子、跳蚤、血絲蟲等。福建有諺語道:「驚蟄不殺蟲,寒到五月窮。」因此民間此日多有驅蟲之舉。《千金月令》上說:「驚蟄日,取石灰糝門限外,可絕蟲蟻。」石灰原本具有殺蟲的功效,在驚蟄這天,撒在門檻外,認為蟲蟻一年內都不敢上門。

 

飲食養生
驚蟄天氣明顯變暖,飲食應清溫平淡,燥烈辛辣之品應少吃,如辣椒、蔥蒜、胡椒等。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及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春筍、菠菜、芹菜、雞、蛋、牛奶等,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

║保陰潛陽,適當進補║
飲食上以具有保陰潛陽、清肝降火的食物為主。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少食動物脂肪類食物。可以適當選用一些補品,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一般應選服具有調血補氣、健脾補腎、養肺補腦的補品,像鵪鶉湯、清補菜鴨、枸杞子銀耳羹、荸薺蘿蔔汁、蟲草山藥燒牛髓、扁豆粥等,或食用一些海參、龜肉、蟹肉、銀耳、雄鴨、冬蟲夏草等。

║潤肺止咳、滋陰清熱║
驚蟄時節,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非常適合此時食用。另外,咳嗽患者還可食用蓮子、枇杷、羅漢果等食物緩解病痛。

║驚蟄與雨水║
鄭玄《禮記‧月令》注:「《夏小正》『正月啟蟄』⋯⋯漢始亦以啟蟄為正月中。」王應麟《困學紀聞》說:「改啟為驚,蓋避景帝諱。」趙翼《陔餘叢考》:「是漢初驚蟄猶在雨水前。」
驚蟄、雨水及清明、穀雨之倒置,北宋經學家邢昺認為始於漢代劉歆整理的《三統曆》,顧寧人則認為始於東漢天文學者編訢、李梵編纂的《四分曆》。《淮南子》與《逸周書》已經是先雨水而後驚蟄,但是到了《新唐書》、《舊唐書》,則又先驚蟄後雨水。從《宋史》開始,雨水在前,驚蟄在後,沿用至今。

 

二十四節氣以黃河流域的物候為依據。二十四節氣是以中國北方黃河流域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歷史上中華文明的主要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多集中在這些地區,為適應農業生產等的需要,當地的人們通過對太陽、月亮、天氣、物候等的長期觀察,總結出一套適合該地區的「自然曆法」,指導生活和從事農業生產。

 

 

 

本文摘自《二十四節氣的生活智慧》

書籍連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