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虞雲國
對無子的后妃來說,最常見的補救方法,就是把其他妃嬪的兒子占為己有。
在這一過程中,有明搶,有暗奪,有殺母奪子的血汙,也有為母復仇的殘殺。
在這種沒有血緣關係的母子之間,有其樂融融的親情,更多的是無法彌補的仇恨。在人性的明鏡前,母性竟然有截然不同的閃光與失色。
我沒兒子,別人也不能有!
劉皇后沒為宋真宗生下兒子,也不允許其他妃嬪的兒子養育在宮中。
《默記》說,尚宮朱氏曾生過一子,真宗忌憚劉皇后,便將這位皇子交給內侍張景宗撫養,他就是後來以宦官養子而位至節帥的張茂實。
劉皇后儘管憑恃威勢,迫使妃嬪生子不留宮中,自己卻依然不育。這時,她的侍兒李氏做真宗的司寢,生下了兒子(即仁宗)。
劉皇后看準了李氏軟弱可欺,便把襁褓中的孩子奪為己有,與楊淑妃一起撫育他。
仁宗長大成人,也始終把劉皇后當作親生母親,後宮懾於劉皇后的威嚴,沒人敢說出真相。李氏位卑膽怯,即使仁宗少年即位以後,也默處在先朝妃嬪中,不敢向親生兒子挑明真相。
為了避免露餡,臨朝聽政的劉太后打發她去守護真宗永定陵。明道元年(西元1032年),李氏病死前,進位宸妃。
作為母親,從她生下仁宗到去世前,二十餘年間,從沒與兒子說過一句話,最後十年孤守蒼涼無語的真宗陵寢,連兒子的面都見不上一次。
不必說體味親子的溫情,連母子相認的權利也被剝奪,彌留之際,作為母親,她會想些什麼?對母性這一人間最深沉的感情,這是一種何等殘忍的摧殘!
母憑子貴
明宣宗朝,胡皇后無子多病,相比之下,美貌的孫貴妃更受寵幸。不過,孫貴妃也沒有兒子,在與胡皇后爭寵中,這終究是一塊心病。
於是她暗做手腳,把一個宮人(一說紀氏)所生的兒子(即後來的英宗)據為己有,於是眷寵日隆。
不久,胡皇后知趣地上表辭位,請早定國本。孫貴妃假作退讓道:「皇后病好了,自然會生兒子的。我的兒子怎能位居皇后之子前面呢?」
不過胡皇后還是無過被廢,賜號靜慈仙師。孫貴妃旋即被冊立為皇后,實現了母以子貴的夙願。
一后一妃,原先都沒有兒子,一正一邪,命運卻大相逕庭:皇后黜為仙師,貴妃升為皇后。
在道德人性的評判標準前,孫貴妃自應受到譴責,但驅使她無視性善、趨向性惡的根本原因,不正是君主世襲制向后妃們提出生育嗣君的要求嗎?
被孫貴妃奪子的那個宮人,《明史.后妃傳》沒有交待,據《寓圃雜記》引英宗錢皇后的話,說她「死於非命,久無稱號」。
奪子殺母
在宮闈史上,這種奪子殺母的醜劇屢見不鮮。
張皇后是漢惠帝的親甥女,呂后作為惠帝的母親,指望這種親上加親能讓外孫女為兒子生下皇位繼承人。
誰知千方百計,張皇后卻生不出兒子。呂后便讓外孫女先裝出懷孕的樣子,到期奪取後宮美人之子,偽稱皇后親生,立為太子。為了防止洩露底細,便殺死了那個美人。
惠帝死後,這位後宮美人之子即位為少帝,呂后則臨朝聽政。少帝漸漸長大,聽說自己不是皇后親生,便揚言道:「怎能殺了我母親,而稱作皇后之子呢?我長大後,一定要為她報仇!」呂后怕他作亂生事,便將他廢黜,幽禁致死,乾脆自個兒走到前台臨朝聽政。
東漢竇皇后寵冠後宮,卻無親子。與此同時,宋貴人姊妹與梁貴人姊妹也雙雙見寵於漢章帝。宋大貴人生子劉慶,已立為皇太子;梁小貴人生子劉肇(即和帝),竇皇后養為己子。
然而,竇皇后十分忌妒宋氏姐妹與梁氏姐妹,把她們都視為敵手,不斷在章帝前說她們的壞話。
在她們逐漸被章帝疏遠後,竇皇后首先對宋貴人姊妹與皇太子下手誣害。
她讓竇氏兄弟在外朝蒐集宋貴人外家的過錯,命心腹宮女與太監在後宮偵伺宋貴人姊妹的過失,最後在截獲宋貴人發出的家信上大做文章。
宋貴人在信中說:我因病想吃兔子肉,希望家中代為購求。竇皇后誣陷宋貴人姊妹用兔子行厭勝之術,唆使掖庭令奏請查實。
在竇皇后的讒毀之下,章帝廢了劉慶,改立竇皇后撫養的劉肇為皇太子。大小宋貴人經不起皇后心腹太監的羅織搆陷,被關入暴室,服毒自殺。
這時,梁貴人娘家暗中頗感得意,認為女兒所生的外孫被竇皇后養為己子,立為太子,梁家貴盛指日可待。
梁家外戚私下相慶,引起了竇皇后及竇家外戚的忌疑,唯恐將來梁貴人父兄得勢,終成竇氏的禍害,便以匿名信誣陷梁貴人的父親梁竦,以惡逆罪使其瘐斃獄中,家屬流放九真(今越南清化西北),梁貴人姊妹也憂懼而死。
其後,後宮竟很少有人知道和帝的生母是小梁貴人。在奪子立嗣的過程中,竇皇后為了自己的地位與娘家的利益,心狠手辣地置宋、梁諸貴人於家破人亡的死地。
關於母愛的禮讚,古今中外有許多閃光動人的名篇與格言。
後宮親子之間,雖有血緣關係,卻少人間親情。君主制泯滅人性,母不母,子不子,也司空見慣。作
為后妃,為了地位與權力,甚至不惜置他人於死地,使人性淪喪到無以復加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