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長得好!醫師提醒:養成運動習慣外,選對項目更重要

標籤: 健康生活生活習慣親子教養

文/楊晨 醫師

楊晨 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專攻兒童生長發育、小兒遺傳罕見疾病醫學、小兒新陳代謝內分泌醫學、性早熟、發育遲緩評估、一般兒科醫學。

著有《楊晨:贏在起跑點的六堂遺傳課》、《跟著楊晨醫師這樣做,養出長得高、不過敏的孩子》之作品。

經歷
愛群醫療機構 愛群兒童成長診所院長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小兒遺傳/新陳代謝/內分泌科兼任主治醫師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 小兒遺傳/新陳代謝/內分泌科兼任主治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兒科部住院醫師/總醫師
臺北馬偕紀念醫院 小兒遺傳專科及新陳代謝專科研究醫師

 

 

國民健康署建議兒童每週3~5天,每次至少30分鐘從事有氧運動,例如:慢跑、散步、游泳、腳踏車等。
2019年11月21日,國際權威醫療期刊《刺胳針兒童與青少年健康》(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發表了針對「青少年活動量不足的全球趨勢」的研究。
其中包含了對台灣的調查,結果顯示,2016年11~17歲青少年/少女中,台灣有79.1%的男孩活動量不足,女孩則為89.8%。


如何選對運動

在我的門診,我都會告訴爸爸媽媽們一定要讓孩子養成運動的習慣。
對成長期的孩子來說,讓生長激素的分泌高峰能完全作用,除了在正確時間入睡外,運動是另一項能有效刺激生長激素分泌的方法,遠比吃大量的保健食品有效。
對於人體而言,養成運動習慣,能增強體內代謝、肌力、抵抗力、維持體態等,好處十分多。若能自小就養成運動的習慣,能讓好的習慣跟隨一輩子,也為孩子帶來一輩子的健康,更能將好的習慣一代一代傳遞下去。

在台灣的升學教育體制下,孩子到了中學,甚至小學中高年級後,課業逐漸繁重,下課、放學後,小朋友們往往都埋首於補習、才藝中,從而忽略了運動。學校安排的體育課程,也時常因為課業上的安排而替換或取消,使得孩子的運動時間大大減少,也愈難養成運動的習慣。
但是運動並非要一次運動很長時間或是很劇烈的運動,利用課餘時間適當運動達成休閒的效果與習慣,對於成長與健康便十分有幫助了。
都說多運動就會長高,但其實並不是每一項運動能有效的幫助長高,除了養成運動習慣外,選對運動項目才能對成長有所幫助。

對於成長期的孩子而言,跳繩是最好也是最有效的運動。
跳繩是一項容易達成,並且不受室內外空間影響的運動,並且透過跳躍的動作能刺激血液循環,使得發育期的骨骼組織獲得充足的血液。
在跳繩的過程中,肌肉的收縮與拉牽使得骨骼會承受一定的壓力,進而刺激生長板,加速骨頭生長,也因為在跳繩時身體會呈現直立的姿勢,可以使得骨骼的發育更加勻稱,也可以促進骨骼密度增長,骨骼更加強壯。

曾有機構針對超過千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進行觀察研究,發現持續跳繩的學生,會比完全不跳繩的學童長得高。
保持跳繩習慣的學童每天跳30分鐘,連續跳20週後,比不跳繩的學生平均多長高了1.5公分。

在門診時曾遇過有家長詢問跳彈簧床是否有助於成長,彈簧床雖然是有彈跳動作的運動,但由於彈跳是透過彈簧床的彈性而非自身的肌肉與拉力,不建議取代跳繩這項運動。
跳繩不只是刺激腳底板,在腳底板和有硬度的地板垂直碰撞時,觸及肌肉,能增進骨質密度、加強肌肉強度、促進血液循環。
同理,只要是有跑跳動作,能刺激腳底板的運動,如打籃球、排球等,都能促使骨骼生長。


醫師小叮嚀

Q:不同季節做不同運動,可以幫助長高嗎?各季節適合的運動是什麼呢?
A:在各國的天氣環境下已有最適合的運動。只要在安全、可行的原則下,各季節任何運動都能做。

每個人在不同季節有不同的長高幅度,有人夏天長得快,有人則是冬天。若要找出在哪個幾季節長得最快,至少要花上2~3年甚至更久的時間,長期測試追蹤記錄,佔了生長期的很大一部分,因此通常不會抓的那麼精準,而是全部給予同樣的條件,這樣就一定會碰到成長幅度最高的時候。
就像一般居家的植物,有的夏天長得快,有的冬天長得快,若想到要澆水時才澆水,卻碰上它長不快的時候,反而會事倍功半。與其這麼不確定給予養分的時機,不如每天都施以固定的肥料與水分,那麼一定會碰上它長最快的時候。(這裡是指一般居家植物,農民為了追求產量與品質,精密計算植物生長期與施肥、澆水量,不在此限。)重點在於規律運動。有的人夏天怕出汗不想動,但他夏天比較容易長,卻不運動給身體原料;冬天拼命運動,但那時他不怎麼長高,如此一來,反而事倍功半。與其耗費生長期的一大部分找出長最快的季節,不如全季節規律運動,就不會錯過任何機會了。
此外,運動和季節無關,重點是隨時能夠進行、能觸手可及、簡單的且能做得到,並且遵循「安全、可行」的原則。
當然有些運動已經因應了我們身體的需求,例如游泳會選擇夏天,不太會是冬天。以台灣來說,硬要選擇夏天溜冰很難找得到場地,但像北歐等國家就可以。同時,夏天容易曬傷,每天曬太陽至少10~15分鐘/次,曝曬不能太久,確保足夠的水分。而受到疫情影響,許多人都待在家運動。重點是要規律的運動、保持彈性隨時應變,至於做
什麼運動,只要在健康、維持營養的原則下都可以。

 

 

本文摘自《贏在發育期:數值+時程+飲食+運動,讓你的寶貝體態適中,長到遺傳的最高值,讓楊晨醫師為孩子的成長加把勁》

書籍連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