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的開始,宋朝影響至今的飲食文化

標籤: 中國史飲食

文/李開周

 

假如大家想回到宋朝吃頓大餐,千萬不要在中午去,因為宋朝好多餐廳是不賣午餐的。翻開《東京夢華錄》第八卷,有這麼一句話:「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午未就是午時到未時,也就是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三點。望子就是餐廳門口插著的旗子,把這旗子拿下來,表示打烊,不再營業。

擱我們今天,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三點這段時間剛好是吃午飯的時間,公私飯局一般都在這個時間段舉行,大小餐廳生意興隆,正是掙錢的好時機,可為什麼宋朝的餐廳不賣午餐,到了生意最好的時候偏偏打烊呢?

原因很簡單:大部分宋朝人沒有在中午請客吃飯的習慣。

從東周到隋唐,中國人一直延續著一個老傳統:每天只吃兩頓飯,一頓早飯,一頓晚飯。早飯吃得不算早,一般在上午九點左右開飯;晚飯吃得也不算晚,一般在下午四點左右洗碗。中午那頓飯怎麼辦?不吃,絕大多數人都不吃。

從唐朝中後期開始,一天兩頓飯的老傳統被慢慢打破,定居在長安城的老外和一小部分中國貴族開始吃午餐。但是他們屬於非主流,大部分中國居民還是繼續堅守著一日兩餐的飲食習慣。

到了宋朝,吃午餐的人就更多了,可以說超過一半的城市居民都開始吃午餐。比如說《水滸傳》裡武松在縣衙上班,每天早起去衙門值班,八九點鐘回到家,他嫂子潘金蓮一準給他做好了早飯,有一天武松回來晚了,「直到日中未歸」,到家後潘金蓮問他:「奴等一早起,叔叔怎麼不歸來吃早飯?」武松說:「便是衙裡一個相識請吃早飯。」潘金蓮趕緊又給武松做了一頓午飯。後來武松殺了潘金蓮,充軍發配到孟州,在牢城營裡受到「金眼彪」施恩的款待:「天明起來,送來一大碗肉湯,一大碗飯;坐到日中,又送來四般果子、一隻熟雞、許多蒸卷兒、一注子酒;到晚又是許多下飯。」《水滸傳》是元末明初的作品,但是這段描寫非常貼近宋朝的風俗——部分宋朝市民已經開始吃午飯,從一日兩餐變成一日三餐了。

南宋著名詩人陸游的好朋友范成大有一回請客,請帖上是這麼寫的:「欲二十二日午間具飯,款契闊,敢幸不外,他遲面盡,右謹具呈。中大夫提舉洞霄宮范成大劄子。」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我想在二十二號那天中午安排一個飯局,請您千萬不要見外,務必大駕光臨。由此可見,宋朝已經有人在中午請客吃飯了,就跟我們現代人一樣。

但是傳統的力量實在太強大,宋朝統治了三百多年,期間從一日兩餐變成一日三餐的群體始終只限於貴族、富商和一部分市民,而在廣袤的農村、在中小城市、在俸祿較低的基層官場,甚至在宮廷裡面,仍然保留了一日兩餐的老規矩。

南宋有個文人叫方回,他用一句話概括了當時老百姓的飲食習慣:「人家常食百合斗,一餐人五合足矣,多止兩餐,日午別有點心。」合是容量單位,宋朝一合相當於現在六十毫升,能裝一兩大米。方回的意思是說,一般家庭一天只吃早晚兩頓飯,每人每頓大約要吃掉五兩大米,如果中午實在餓得受不了,就吃些點心充饑。

「點心」這個詞在宋朝很流行,它的含義跟現在區別很大。現代人說的點心,主要指餅乾、糖果、巧克力等零食,而宋朝人說的點心主要是指加餐。為什麼要加餐?因為只吃早晚兩頓,中間會餓,需要給饑餓難耐的腸胃來點兒食物。事實上,點心本來不是名詞,而是一個動賓片語:點是動詞,意思是安慰,心是賓語,意思是胃(宋朝人管胃叫「心骨嘴兒」,今日中原地區仍然沿用這一叫法),點心合起來就是用一些非正式的飯菜來安慰餓極了的胃。

 

 

本文摘自《食在宋朝:大宋餐桌上的料理實驗室(二版)》

書籍連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