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心態,了解猶豫不決的人在想什麼,你下次可以這樣做

標籤: 心靈教育學習人際關係

 

 

文/澀谷昌三

 

想一想,你是不是曾經有以下的狀況呢?
□非常在意對方的表情或動作。
□曾經因為太過在意對方的反應,而無法繼續把話說下去。
□對別人不經意的一些話感到「是不是話中有話」。
有其中一項,就可能是太在意別人的人喔

不管做什麼都無法自己做決定的人
——把「大家要怎麼做呢?」當作口頭禪,那樣有趣嗎?

吃午餐的時候,看著菜單問:「吃什麼好呢?你要吃什麼?」
討論休假要去哪裡玩時:「大家覺得去哪裡比較好?」

總之就是想先問問看別人的意見,無法自己做決定或下結論。一起去餐廳吃飯的時候,聽到別人點什麼就點餐說:「我也要那個!」

「總是交給別人決定,那樣會有樂趣嗎?」有些人會這麼想,可是,這類型的人因為欠缺決斷的能力,所以被要求「做決定」反而更加痛苦。因為無論何時都是溫溫吞吞地猶豫不決,對於這樣的自己,自己也覺得累吧!

像這樣喜歡跟隨周遭意見的人,以心理學的術語來說就叫做「從眾性高的人」。他們不喜歡打亂組織或團體的秩序,雖然是很好相處的人,但因為缺乏提出意見或做出決定的領導屬性,所以也不太可靠。

這類型的人,就算用「該怎麼辦?」來催促他們做決定,也不會有什麼結論,因此,從一開始就不要對他們提出需要做決定的問題。這類型的人因為不想要擔負責任,所以交由別人來決定會讓他們感到慶幸。

如果想讓這類型的人說出一個答案,那就簡化成二選一的方式來問他們:「要去看現在很熱門的那部電影嗎?還是要去海邊兜風呢?」讓他們從中選一個吧!

就算讓他們自己決定,也只會讓他們變得焦躁,所以不用顧忌,就讓我們自行決定吧

不明確說出YES或NO的人
——結果你到底想要說什麼?我還是不知道……

把自己的想法或意見傳達給別人,有時候是需要勇氣的。但是,在忙碌的社會生活中,是贊成還是反對?是想做還是不想做?有很多情況都是需要每個人把想法傳達出來才會有所進展的。

但偏偏在這種重要的時刻,就是有人無法明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就算聽他們說的話,不是拐彎抹角就是句尾曖昧不明,到底想要說什麼,一點也沒有傳達出來。有時候真想對他們說:「說清楚講明白啦!」

這種人非常在意周遭的人會對他們的意見有什麼樣的想法,所以就不斷去推測周遭的人心中的想法,想著「我如果說了這種話,對方是不是會生氣?該不會討厭我吧?」

雖說如此,他們還是有自己的想法跟主張,也會有希望別人能夠理解的心情。但是,因為害怕周遭的反應,所以沒辦法如自己所想的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是△△好呢?要怎麼樣呢?」
「可能是××呢?」
就像這樣句尾曖昧不明,也沒有說出結論。

所以當話題沒有辦法順利進行而令人感到困擾時,可能就需要有很大地耐心去問:
「所以你那是什麼意思呢?」
「如果問你是哪一個的話,你會選哪一邊呢?」
像這樣透過仔細的詢問,從話中去找出對方真正的想法。

把對方當做怯弱的小動物看待,用十足的耐心來對待他們吧!

嘴上總是說「很抱歉」、讓人覺得卑微的人
——明明沒做什麼需要道歉的事……?

有一種人總是一開口就先道歉。
「很抱歉!有點事想請問一下……。」
「不好意思!可以借一下這份資料嗎?啊!真是不好意思!」

明明不是什麼需要道歉的事,但是一開口就先說了一句「很抱歉」。

剛開始雖然會覺得對方是個「謙讓有禮的人」,但如果像口頭禪一樣一直掛在嘴邊,就會讓聽的人覺得不太舒服。例如,被招待來家裡來的客人說:
「真抱歉!承蒙您特地招待,很麻煩吧?真抱歉!這是一點小意思,不好意思,大家一起吃吧!」

讓自己覺得「明明沒做什麼需要這樣道歉的事,這樣反而像是把他叫來的我對不起他似的。」

他們非常害怕被周遭的人討厭,因此常常擔心「如果做了什麼讓人不高興的事怎麼辦?」所以在還沒有跟人有摩擦的時候,就先擺低姿態說「(如果有什麼得罪之處)很抱歉」、「(如果讓你不高興的話)真是對不起」,而且好像也有不少人心理認為,與其被討厭還不如跟對方保持一點的距離。

但是在面對他人時,如果毫無原因就感到害怕,任誰都不會感到舒服,所以自然會覺得「我也沒有這麼傲慢吧!」

人跟人之間的關係本來就是一邊互相傷害對方、感覺孤獨,一邊找出適合雙方的相處關係,一開始就想要避開這種模式,當然也就無法互相建立良好的關係了。

受不了周遭這種愛說「很抱歉」的人時,可以像是要讓對方感到安心那樣伸手援助,或是放棄與對方建立關係,默默地遠離對方,這也是不錯的選擇。

他們因為害怕受到傷害,所以想要跟人保持距離,跟他們說「不用這麼小心翼翼也沒關係」,讓他們安心吧!

 

 

本文摘自《勇敢拒絕,練習說「不」:47種高情商溝通技巧,教你主動出擊、華麗翻轉人生》

書籍連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