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各個派系如何形成?黨爭又從何而起?
無數忠良的血與淚被掩蓋,廝殺掠奪被喚起
世人都知道,沉睡的,從來就不只是帝國。
一個個鬥爭故事,就從這裡娓娓道來……。
作為一個政治家,趙普應該說是一個成功者。在宋代歷史上,作為開國元勛,他建樹頗多。
但是趙普的政治生涯,又是在權爭中度過。為了爭奪和穩固個人的權力,
他不惜削弱宋朝的軍權,為後人留下了諸多的教訓和對歷史的沉思。
——〈宦海沉浮,千秋功罪〉
馬士英為了個人的權力,無情地打擊陷害朝臣,結果衛國無人,
使南明半壁江山也毀於一旦,自己也落得了喪身殞命的下場。以害人起家,必以害己告終。
——〈惑主陷臣,國破家亡〉
竇猗房歷經三朝,培植四起重大的黨爭,在她的影響下,
「文景之治」的積極成果難免要被朋黨禍亂的屢屢發生而減弱。
事實證明,這段歷史是漢朝政治由前期向後期轉變的關鍵時期。
——〈文景之亂〉
明朝滅亡了,由明末興起的黨社運動不但沒有隨之消亡,
反倒更趨蓬勃發展,並一直影響到近現代。
正如有人挖苦道:「鬧垮了明朝還不夠,到了大清還接著鬧。」
——〈東林黨議〉
【目錄】
囤積奇貨,只為竊國 小盜竊珠,大盜竊國。戰國末年呂不韋,以千金之資,預購秦之相國,引出千古奇談。趙高篡權,禍災秦朝 弄權術者最終被權術所殺,無論你有多大的智慧與貢獻,只要受到權術誘惑,最終都是在劫難逃,秦時的趙高、李斯均未逃脫。亦奸亦雄,千古評說 亂世宰相曹操有雄才大略,亦不乏小人之計,挾天子以令諸侯,逐鹿中原,三分天下,漢室不再復。太監宰相,欺君壓臣監 太監本是大內奴才、皇家走狗,然而事有例外,唐朝太監李輔國卻是狗仗人勢,權傾朝野,欺君壓臣。虎父犬子,殘害朝臣 父為英雄兒未必都是好漢,唐朝著名丞相盧懷慎清廉方正,其孫盧杞卻是一個慣使奸計殘害朝臣的小人。生死之爭,不擇手段 位卑人輕,願與輔國重臣一爭。攀結宦官,幾度攪起政治大波。唐穆宗宰相李訓,誤失「甘露之謀」,未達目的,終喪宦官之手。宦海沉浮,千秋功罪 大起大落,宦海多艱。宋朝宰相趙普,三次入相罷相。國運初開,權爭激烈。 除弊變法,權力交爭 結黨營私,六賊之首 無賴宰相,禍亂朝廷 亂世賢相,壯志難酬 據奸逞惡,父子橫行
|
權爭於朝,盛年致仕 爭權反為權誤歷史無數次給人教訓。但權力的誘惑,往往使人心存僥倖。晚明宰相高拱,才高氣傲,欲與眾臣一較高下,結果兩次遭貶,盛年致仕。空懷滿腹經綸,只有望權興嘆。各懷心事,虎狼相爭 為了共同的目的,他們勾結在一起。為了各自的欲望,他們又互相廝殺。明朝奸相溫體仁、周延儒為獨攬大權而進行的虎狼之爭,空留後人唾棄。 惑主陷臣,國破家亡 明末宰相馬士英,文不能定國,武不能安邦,採用卑劣手段惑主陷臣得到宰輔。如同一塊朽木錯置棟樑之位,最終使明末弘光政權的大廈傾覆。 三桓之亂 宗法時代多怪事,逼死親哥,再和侄兒結朋黨。 齊國黨禍 堂堂霸主餓死宮中,屍體生蛆無人收;赫赫權臣一朝傾覆,逃至天涯有人誅。 趙氏專權 「千古忠臣」竟是黨亂元兇,趙氏復興卻靠孤兒一線單傳。 「重人」爭權 朝廷上拔劍相迎不能取勝,反而要請市井屠夫做刺客以求得逞。 田文養士 趙勝成名 無忌興廢 黃歇亂楚 文景之亂 漢清流鉤黨 牛李黨爭 東林黨議
|
搶先評價 “沉睡的帝國:權臣的上位鬥爭與朋黨派系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