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僅靠一首詩,燃起帝王家的父子情?

標籤: 中國史歷史

文/胡丹

 

 東宮之位結果出爐 

永樂二年(一四○四年)初,經過長期的反覆考慮,朱棣最終做出決定。
這年二月,他派隆平侯張信、駙馬都尉永春侯王寧前往北方,召還在北京居守已一年有半的長子高熾和在開平戍邊的次子高煦。
事實上,早在打發高煦去幾千里外的開平時,他已經做出決定。

他這麼做就是要讓高煦離開南京,遠離那些擁護他的靖難功臣,讓喧囂的政治塵霧消散一些,熾熱的躁動冷卻一點。
果然,高煦一走,這個野心勃勃的爭嗣集團失去了中心,頻繁的祕密活動馬上陷入癱瘓。高煦尚不知覺,還打算在開平再立邊功,進一步鞏固父親的寵愛。
王寧到開平後,偷偷向他透露,皇上已命禮部籌備冊封大典,太子之位誰屬,馬上就將揭曉。
他頓時快意踴躍,但當聽說大哥也一同奉詔還京時,心裡卻有了很不好的預感。

兩位王子回到南京,四月裡,朝廷舉行了隆重的冊封大典,授長子高熾金冊、金寶,立為皇太子,而封次子高煦為漢王,三子高燧為趙王。
高煦大失所望,儲君之位,終究還是落在「酒囊飯袋」的大哥的囊中。

在南京盛夏的炎熱中,高煦恍如一個冰人,全身都要融解了。
如果他的父皇曾經給過他一個承諾,如今是父皇食言了;如果父皇從未給過他那樣一個承諾,他發現一直以來的自得、自信,全然不過是一堆笑料。

朱棣大概對未能冊立高煦存有歉意,對他格外優禮、縱容,「高煦寵益隆,禮秩逾嫡」。
但這不僅沒法撫平高煦的失意,反使他益無忌憚地使性、鬥氣,甚至故意挑父皇之怒,以宣洩他的不滿。為父的也無可奈何,只能聽之任之。

 

 被重燃的父子情? 

這時,有名的才子、內閣學士解縉蹦了出來,大進忠言,勸皇上禮遇漢王不可過分,否則會引起不必要的爭端,說漢王的待遇超過他應得的,會使他爭嗣之心不死,還會繼續希圖太子之位,這不利於朝廷的穩定。

可惜解縉才高固才高,就是太不識相,在一個極不恰當的時機,出言干涉皇帝的家事。
朱棣正為此事頭疼呢,心中蓄著一團怒氣,左看右看,想找個出氣筒。
不幸解縉直向前撞上來,朱棣馬上想起,解縉是力挺太子的,這回他又出位妄言,請求制裁漢王,明是存了離間骨肉之意――雖然他忍隱下,暫未發作,而解縉一言,實已種下自家災難的種子。

解縉是明初第一大才子,在永樂初年甚是蒙寵,朱棣開內閣,第一個就請他入閣,為眾學士之首,這是非常之信任了。
《明史》評價他「任事直前,表裡洞達」,也就是勇於任事,內外一致,但毛病是「好臧否,無顧忌,廷臣多害其寵」。
「好臧否」是說解縉喜歡議論人物,但他卻不擅韜晦,不懂得做事必先處身的道理,經常挾著一股意氣,直言無忌,他的「寵」在別人眼裡,成為害人之物。

在議漢王之事後,朱棣開始膩煩他,這種態度時不時表現出來。
比如有一次賜內閣黃淮等五人二品紗羅衣,這是極高的禮遇(明初閣臣官品不高,解縉也不過四品),而唯獨居內閣之首的解縉沒有任何賞賜。這是解縉失寵的公開信號。
解縉不屑於隱藏自己的政治觀點,以一個堅定的「太子黨」的面目示人。

有一個故事說,朱棣冊立高熾後,易儲之心始終未消,不願多見這個兒子。
一日解縉奉命題《虎顧從彪圖》,借機進諫,題詩道:「虎為百獸尊,誰敢觸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
朱棣見詩有感,燃起父子之情,馬上命尚書夏原吉去南京迎取太子。

這個故事見於明末馮夢龍所編的《智囊全集》,是一個「智慧故事」。
解縉本是一狂生,非常缺乏政治智慧,所以罹難。但在民間傳說裡,他漸漸成了一個極聰明的人,無論是世事,還是政事,都能恃其智慧,處理得應付自如。
這個題詩相諫的故事,大概也是後世附會敷衍出來的,並不可信。
然而作為親近的儒臣,解縉過於鮮明的表達政治態度,使他身不由己地捲入儲位之爭,引來殺身之禍。

 

 嚴父之下,如坐針氈 

朱高熾坐上皇太子之位後,有那樣一位不喜歡自己的嚴父在上,這把大椅要想坐踏實,真的很不容易,其中的艱辛,他竟用了二十年的時間來品嚐。
朱棣對高熾並不放心,他一方面對高煦這位受挫的皇位競爭者採取優容慣縱的姿態,使不滿的高煦心懷狼噬之心,蹲伺在東宮身後,察其過失,令太子有枕席難安之感,以達到牽制的目的;
另一方面,他對朱高熾採取較為苛刻的態度,使其常震懾於雷霆之威,而少沾雨露之恩,不得不小心謹慎,救過不暇。

對這些委屈,朱高熾只能強忍,與宮僚們一起堅守,共呼吸,共命運,風雨同舟,共渡難關。
對兄弟的讒言,他不敢辯,不敢反擊,他們有了過失,他還要為之分辨求情。

曾經有人問他:「殿下可知有人說你壞話嗎?」
高熾不問其人是誰,只是說:「不知,我只知道盡我做兒子的職責。」
此人的試探,被他一推,變成表達忠心的宣言。可見他是時刻提防著父親、弟弟的耳目的。

他說的其實是違心之言,並非本意,如漢王高煦為自立,太監黃儼、江保為擁立趙王高燧,都是不斷進饞之人,整日在頭頂嗡嗡嗡,他豈能不知?他絕口不提,只是將怨恨深深地植於心底。
他身邊的親近輔臣不斷遭難,如黃淮、鄒濟等人,坐獄達十年之久,他也不敢違逆父意,出一言相救,只是忍氣吞聲做孝子,而在私下裡給下屬許諾:「你們若有不諱,我當提攜卿息,不使墜蓬蒿也。」

意思說,先生們啊,你們為孤家犧牲,我當記得,將來一定提攜你家子孫,以為報答。
這是何其的苦悶和壓抑啊!

 

 

本文摘自《朱家非比尋常的日常(二):挖掘明代諸君的真實樣貌》

書籍連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