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倪方六
清明,是祭祀先人亡友的日子。
清明節在二千多年前的西周時就出現了,為傳統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但過去清明節的日子並不固定,也不只是一天。
由於清明節氣一般在西曆四月五日前後,或四日,或六日,後來為了統一,祭祀意義上的「清明節」就約定俗成在四月五日這天,成了「標準時間」。民間風俗,在五日前十天後八天,都算清明。
清明祭陵為明「三大祭」之第一祭
在明朝,祭祀祖陵的儀式相當嚴格。《明仁宗實錄》記載:洪熙元年二月(西元一四二四年),朱高熾派敕守南京的駙馬都尉沐昕去祭祀孝陵,「自今孝陵四時祭祀,命爾行禮,必誠敬請清潔以裕神明,不可纖毫怠忽」。
明仁宗朱高熾是朱棣的長子,朱元璋的孫子。那時大明王朝的都城已遷往北京,但他不敢忘記祭祀南京的孝祖陵。從他的口諭可知,大明王朝對祭祖陵絲毫不敢大意,虔誠萬分,因為那牽涉到神靈保佑之大計,事關國體。
皇家陵寢,除了忌辰外,四時八節都要祭祀,但重點不同,各個朝代的禮儀要求亦有別。
《明會典》記載:建文帝朱允炆初年,定孝陵的祭祀安排為「五小祭」、「三大祭」。由主管祭祀的太常寺具體操辦負責。
「五小祭」裡包括朱元璋(閏)五月初十、馬皇后八月初十這兩個忌日;「三大祭」,就是指清明、中元、冬至三大節氣,其中,清明祭陵為「三大祭」之第一祭。
近臣在參祭時要「跪拜」敬禮
「三大祭」都是「日祭」,使用「牲醴」。「牲醴」就是要用動物作為祭品的祀制,而不是簡單擺幾個果盤,燒幾炷香就可了事的,大小官員也都得參加,皇帝是全國人民的祖宗嘛!
明萬曆年間進士顧起元所著的《客座贅語》記載:「凡三大祭,用祝版。已上祭祀俱百官陪祭,遣備武臣行禮。」顧起元官至吏部侍郎,這些文字應該是他陪祭時的親眼所見,親身體會。
祭陵過程中,官員的行為舉止得有分寸,連怎麼走都有規定。
《明會典.山陵遣祭儀》記載:贊引引遣官由殿右門入,典儀唱執事官各司其事。贊引引遣官就拜位,執事捧香合至香案。贊引贊詣前導遣官至香案前跪,贊上香,遣官三上香。訖,贊復位。贊四拜(通贊眾官同),典儀唱奠帛,行初獻禮。執事捧帛爵,各跪獻於御案前。訖,贊跪拜(通贊眾官皆拜),贊讀祝。讀訖,贊府伏、興、平身(通贊眾官同),典儀唱行亞獻禮儀(儀同初獻,惟不奠帛、讀祝),唱行終獻禮(儀同亞獻),贊四拜。典儀唱讀,祝官捧祝,進帛官捧帛,廏瘞位,贊禮畢。
從這個祭儀規制來看,程式比現代追悼會的「三鞠躬」要繁煩得多了,僅從主祭官員的動作上就知道不能馬虎,要跪、捧、伏(趴地上)、平身,四拜方止。
行祭中不能咳嗽以免「驚駕」
祭祀時還不能亂說話,言語方面有明確規定。《明會典.山陵遣祭儀》記載的《祝文》,共有二十四個字:
如在清明節時,祝文是這樣的:「時維仲春,雨露既濡,追念深恩,不勝怵惕,謹用祭告,伏惟尚享。」
霜降祭:「時維季秋,霜露既降,追念深恩,不勝悽愴,謹用祭告,伏惟尚享。」
中元祭:「氣序流邁,時維中元,追念深恩,伏增哀感,謹用祭告。伏惟尚享。」
冬至祭:「時維冬至,雨露既濡,追念深恩,伏增哀感,謹用祭告,伏惟尚享。」
由於明陵後來越來越多,要祭祀的「祖宗」也越來越多,清明時的祭儀就越來越形式了,要套用固定的語言程式,如《祝文》,只是根據陵墓主人的諡號不同而作適當調整,其他內容都是一樣的:開始糊弄祖宗了。
不僅不能亂言語,行祭時連咳嗽都不准的。如果有人咳嗽,或是弄出聲響來,往往會遭到內侍官員的嚴厲訓斥,警告他不要「驚駕」。有的官員為逃避祭祀之辛苦,常常在清明節時稱病請假,躲起來不參加。
祭陵時洩露皇家祕密
平時官員是不得入陵的,所以,祭陵有時也成為有心文官考證野史傳聞的絕好機會。
如,民間傳講明成祖朱棣的生母是碽妃(見前文〈朱棣與四個女人的混亂關係〉),生下朱棣後,碽妃被朱元璋用「鐵裙」之酷刑活活折磨死了,朱棣從小被馬皇后抱到身邊,便成了馬皇后親生兒子,後來朱棣當了皇帝後,對碽妃十分懷念,便在孝陵內給她一個特殊的靈位,位列馬皇后之旁邊;又在南京修建大報恩寺以紀念明人張岱在其作品《夢憶》中記下了崇禎十六年(西元一六四二年)七月陪祭孝陵時的「發現」,碽妃的牌位很講究,前面貢品豐富,確實與其他嬪妃的待遇不一樣:「再下東西列四十六席,或坐或否,祭品極簡陋。」這「四十六席」指為朱元璋殉葬的四十六位嬪妃。
張岱在文中還提到一事,由於當時是七月天,正是「火爐」南京最熱的時候,祭祀儀式結束了,那些擺在供案上的牛、羊等祭品,也都變質了,臭味熏人。
南宋吳自牧著寫的《夢粱錄》一書中記載:當時的清明節「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墳」,此即古詩所謂,「騎驢擔酒祭祖墳,一路春光滿眼新」。民間掃墓祭祖如此重視,皇家對清明自然更視同非常。
從明王朝頭一代、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為例,就可看出皇家祭祖陵是怎麼樣一種排場。
本文摘自《皇室原來這樣過:飲食規章、婚姻抉擇、喪葬制度以及考驗人性的宮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