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肇堂 醫師、林裕民 醫師
腸道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身體的狀況
它不只是消化器官,更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
因此,長壽的秘訣來自於腸道的健康。
然而根據衛福部最新資料顯示,
大腸癌為台灣人十大癌症死因前三名
大腸癌能不能預防?
如何知道罹患大腸直腸癌?
無症狀之大腸直腸癌:
很多人被診斷為大腸直腸癌時,會很驚訝的說:「我有大直腸癌?真的嗎?我沒有不舒服,怎麼會有大腸直腸癌?」。其實,大腸直腸癌不一定有症狀,早期的大腸直腸癌或右側大腸直腸癌(包括盲腸、升結腸、部分橫結腸)常常無明顯症狀,或是與其它良性之腸道疾病症狀相似,不痛、糞便外觀沒有異常,因此不易察覺。
既然無症狀,該如何因應?目前,建議的解決方式是「篩檢」,依風險等級不同,篩檢建議也不同:
低風險
50歲以上的一般民眾,應定期接受篩檢(常用的工具是糞便潛血檢測或大腸鏡檢查),方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中等風險
若有大腸直腸腫瘤家族史,肥胖,抽菸等危險因子者,則可提早於40-50歲時,就接受篩檢。
高風險
風險等級更高的民眾,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FAP)或遺傳性非息肉症大腸直腸癌(HNPCC),這兩種遺傳疾病均為顯性遺傳,發生癌症之年紀較輕且風險高,應尋求專家諮詢。
大腸直腸癌常見之症狀
腫瘤發生的位置不同,常見之症狀也不同。
- 血便包括外觀即可辨識之出血或需檢測而得知之潛血。此症狀無論在左側(部分的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或右側之大腸直腸腫瘤均可能出現。雖然血便也常見於痔瘡,腸炎等疾病,但這是最客觀的症狀,切莫以為是痔瘡出血而忽略,務必接受進一步檢查確診。
- 便秘、腹瀉或交替出現等排便習慣改變。此症狀與大腸直腸功能性失調(如:腸躁症)之表現相近,不易區分。短時間內出現的改變,更應小心。
- 糞便型態改變變得細小。通常在左側大腸直腸癌較易出現此症狀,主要是因為糞便在大腸後端(指左側大腸)才成形,且左側大腸的管徑比右側大腸小,所以易有此症狀。
- 裏急後重排便後,經過沒多久又想解便,常有解不乾淨的感覺。這樣的症狀,常是肛門附近之病灶所造成,若是癌症則多見於大腸直腸癌。
- 不明原因體重下降會造成體重下降的原因很多,如糖尿病,牙齒疾病,甲狀腺疾病,情緒壓力等,需逐一釐清。若是腫瘤,則常出現在癌症期別較嚴重的病人,預後較不好。
- 腹脹,腹痛這是臨床上常見的症狀,也最難鑑別。以大腸直腸癌而言,常見疼痛的位置易發生在下腹部,但無法清楚指出確定部位,可能是因腫瘤阻塞了腸道而造成。
- 貧血此症狀與大腸直腸癌斷斷續續,慢性出血有關,因此常以缺鐵性貧血來表現。
經常腹瀉、腹痛也有可能是腸躁症?
腸胃是很情緒化的器官,異常的情緒或壓力會讓腸道機能失衡,腸躁症全名為大腸急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就是因為環境、腸胃健康或精神狀態…等原因,導致腸道功能異常,臨床的表現非常多元,如:蠕動力過強或過弱、腸胃太敏感,甚至神經系統出問題,雖然沒有生命危險,但反覆的發作長期下來還是會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
如何分辨大腸癌與腸躁症?
一般而言,腸躁症可分成3型:A.腹瀉型B.便祕型C.混和型(便秘及腹瀉交替發生),無論是哪一型的排便異常不論腹瀉或便秘也相同可能出現在大腸癌的患者身上,以至於兩個成因完全不同的腸胃道疾病在臨床上有時候非常難以區分,幾個判斷重點就在於有沒有血便、是否有夜間腹瀉的症狀、體重減輕以及大腸癌的風險評估,腸躁症一般不會有血便的情形,所以民眾可以觀察是否有解出暗紅色的血便,必要時甚至到醫院做糞便潛血的檢查。
另外腹瀉型的腸躁症,常常便意說來就來,但只要排出後,症狀通常就會好一點,而且經常發生在早晨而非夜間,如果腹瀉多半發生在夜間,且常常會有解不出來的悶痛感,甚至伴隨著血便,則比較不像是單純腸躁症型的腹瀉,腸躁症也不大會以體重減輕來表現。
多留意身體的變化,若自己或身邊家人有大於50歲、家族有大腸癌病史及過去有大腸息肉病史等情況還是建議定期至醫院做檢查,防微杜漸,相信多數大腸直腸癌應可被早期發現。
本文摘自《SAY NO TO 大腸癌:一次破解腸癌迷思,讀懂預防與治療方法,擁抱無癌快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