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商、皇商與十三洋行:形塑18世紀東西方商業秩序的關鍵

標籤: 歷史

 

文/羅三洋
圖/William Daniell

 

西元一六八六年,廣東十三行成立前後的世界局勢正在發生劇變。在南亞,蒙兀兒帝國的皇帝奧朗則布,統治著地球上GDP最高的經濟體,但他已年華老去,多個子孫正為了爭奪皇位繼承權展開激烈的鬥爭,蒙兀兒帝國境內,不時爆發激烈的衝突。

此時,印度中南部的馬拉地人和西北部的阿富汗人看到有可乘之機,紛紛起兵造反,跨洋而來的歐洲人,也開始小心翼翼地在印度海岸上建立殖民地。奧朗則布善待路易十四派來的法國使團,允許法國東印度公司在德干建立商行。但是奧朗則布拒絕了法國的對手英國,拒絕了來自英國咄咄逼人的貿易條約。

於是在西元一六八六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總經理希爾德,向蒙兀兒帝國宣戰,史稱「希爾德戰爭」。事實證明,英國東印度公司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蒙兀兒帝國。戰爭之初,英國艦隊成功洗劫了印度沿海地區,但是很快就被印度陸軍趕到沼澤地裡,隨即又在海上慘敗給印度海軍大將辛蒂.葉爾孤白。

西元一六九○年,被封鎖在孟買的英國人投降。希爾德總經理被迫派使者去朝覲奧朗則布皇帝,並向他下跪求饒,這才保住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南亞僅有的、一點商業利益。

在中東,數百年來所向披靡的鄂圖曼土耳其大軍,則於西元一六八三年被奧地利、波蘭聯軍擊潰在維也納城下,隨即接連丟掉了匈牙利、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被迫放棄了征服波斯和非洲的計畫,集中力量防守巴爾幹半島。但是,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實力仍然強悍,在南亞和東南亞維持著很強的影響力。

蘇丹以全體穆斯林的哈里發之名,不斷支援這些地區的穆斯林政權,抵抗歐洲殖民者,同時還支持信仰印度教的馬拉地人,對抗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兀兒帝國。

馬拉地人從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獲得大量歐洲生產的軍事裝備,和新式戰術支援,給蒙兀兒帝國造成了巨大的麻煩,歐洲殖民者在南亞和東南亞的擴張,因此舉步維艱。

在俄羅斯,彼得大帝於西元一六八九年登基,雷厲風行地推行西方化改革,並為打通出海口執行擴張政策,卻遭遇一位強悍的對手:瑞典國王查理十二。

後者於西元一七○○年,對俄國和波蘭發動了「大北方戰爭」,裝備落後的俄軍節節敗退,直到一七○九年才扭轉戰局。接下來,俄軍又擊退了瑞典和土耳其的聯合反撲,最終打通了波羅的海的出海口聖彼德堡,並遷都到這座全新的都市。

在西歐,曾經的世界殖民霸主、「海上馬車夫」荷蘭,自西元一六六二年被鄭成功趕出台灣,緊接著又在一六六四年被英國趕出北美以後,便停止了擴張(按:荷蘭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從此被英國人改名「紐約」(新約克),「華爾街」之名,就來自荷蘭人建造的新阿姆斯特丹城牆)

但透過西元一六八八年的「光榮革命」,荷蘭執政者威廉親王兼任成為英國國王,即威廉三世、荷蘭與英國於是實現和解,走上了經濟一體化之路。

英國從此成為荷蘭的盟友及法國的敵人。王權被進一步削弱,大大提升了商人的地位。

西元一七○一年爆發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對歐洲大部分地區造成了災難性的影響,主戰場西班牙、義大利和德國遭到的破壞尤為嚴重,結果卻沒有明顯的勝利者。

西班牙從此退出一流國家的行列,法國則失去了他們的「太陽王」路易十四,各國為支付浩繁的軍費大批發行債券和股票,養肥了猶太財團。

廣東十三行建立之初,面對如此複雜的國際局勢,生意勢必難做。蒙兀兒帝國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衰落,使亞洲大部分商路都變得不再安全,歐洲客戶之間的常年戰爭,又使得市場需求萎靡,而且行情隨著戰局的發展,不時出現戲劇性的驟變,難以掌握。

但「危機」一詞表示「危險」和「機遇」。這個危機四伏的世界格局,也給廣東十三行提供了極為難得的發展機遇。在印度蒙兀兒帝國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相繼衰落,而歐洲各地又一片戰火綿延之時,清國進入了和平時期。

特別是西元一六九七年,準噶爾可汗葛爾丹兵敗自殺以後,清國大部分地區連續半個世紀沒有戰亂,民眾安居樂業。俗語說「和氣生財」,和平是財富之母,清國經過幾十年和平發展,GDP總量開始超過印度、躍居世界首位,並在接下來的一百多年內,不斷擴大與世界其他地區的差距,後來竟獨佔全球GDP的三分之一,許多重要商品產量均居世界首位。

此時的大清,是世界的貿易中心令全球各大經濟體馬首是瞻,使清朝的外貿商人在談判中,處於一個非常有利的地位。上文說過,清朝前期除了東南沿海的廣州等通商口岸之外,還有一條與西方貿易的重要通道,即和俄羅斯進行陸上貿易的恰克圖。

作為東南沿海通商口岸的主要競爭者,恰克圖的貿易市場一度相當熱絡,俄國商人於此購買超過本國需求的大量東方商品,再轉手賣給土耳其、波蘭、瑞典等西方鄰國謀利。晉商也因此發家致富。

但彼得大帝登基以後推行西方化改革,對東方商品的需求減少,大北方戰爭的爆發,又使俄羅斯與瑞典、土耳其、波蘭等西方鄰國結為仇敵,再無生意可做,恰克圖的貿易市場也由此而衰敗。

圖/關喬昌

西元一七二一年各方停戰,清政府在六年後與沙俄簽訂《恰克圖條約》,使北方陸路外貿逐漸恢復元氣。十八世紀初,由於中俄陸路外貿的衰落,加強了東南沿海通商口岸的重要性,而受益最大的正是廣東十三行。

康熙年間的詩人屈大均,曾經寫過一首《廣州竹枝詞》,詩中描繪: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二洋,五絲八絲廣緞好,銀錢鋪滿十三行。說明當時廣州外貿的繁榮局面。

在台灣鄭氏王朝覆滅、康熙皇帝結束海禁開關以後,清朝外貿很快就繁榮起來。彼時西方國家商船初次抵達廣州,得知兩廣總督、廣州將軍和廣東巡撫都有權頒發洋貨行許可證,由此產生了「總督商人」、「將軍商人」和「撫院商人」三種洋商(外貿商人)。再加上清初平南王尚可喜家族委任的王商,共有四種擁有政府官方外貿許可證的合法商人,統稱為「官商」。

這些官商不但資本較為雄厚,且在官場上又各有後台、長袖善舞,雖然一開始並不都熟悉外貿,但因為信用優良,資金和貨物都有保障,外國商人與他們做交易比較放心。

結果,廣州的絕大部分進出口貿易,都被以十三行為代表的官商壟斷。廣東十三行創造的巨大獲利,當然逃不過紫禁城主人那雙貪婪的眼睛。西元一七○一年左右,原本應當擔任裁判監督工作的粵海關,看到外貿實在太有利可圖,在頂頭上司內務府的指使下,也開始頒發自己的洋貨行許可證,並委派了幾名直接「通天」的皇商,凌駕於各派官商之上,意圖壟斷外貿。

「皇商」這個詞彙,在《紅樓夢》第四回中出現過:

這薛公子學名薛蟠……雖是皇商,一應經濟世事全然不知,不過賴祖父舊日的情分,戶部掛虛名,支領錢糧,其餘事體,自有夥計老家人等措辦。

同一回,還提及薛蟠「現領內府帑銀行商」。根據書中的描述,可見皇商的正式頭銜是「內府帑銀行商」,名義上直屬戶部,實際上則由內務府差遣,其原始資本是來自向內務府申請的貸款「帑銀」,故稱「皇商」。

現實也的確是如此。清初出現在廣東等外貿港口的「皇商」,確實是由內務府派遣來的,因此獲得海關的特殊待遇。可見《紅樓夢》作者對清朝初年外貿情況之瞭解。

借助高層背景,皇商在廣東外貿市場上本來暢行無阻。但是他們要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這就引發了公憤。西元一七○二年,來華從事貿易的外國商人突然發現……「廣州興起一個新怪物,名叫『皇商』。

 

 

本文摘自《茶金帝國與海上絲路I:廣東十三洋行的崛起》

書籍連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