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父的傾茶之戰:價值每磅三便士的獨立自由

標籤: 歷史、 世界史商業

 

文/羅三洋
圖/William Daniell

 

眾所周知,當今全球最強大的國家美利堅合眾國,肇始於西元一七七三年的「波士頓傾茶事件」,由此引發了持續八年之久的美國獨立戰爭。
回顧這場戰爭的起因,大多數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英國對北美十三州的壓迫上。然而,我們還應該知道「波士頓傾茶事件」中,被反抗者傾倒進大西洋的茶葉,究竟來自何方?為什麼會引起北美十三州殖民者如此大的怨恨?

「波士頓傾茶事件」的過程大致如下:

西元一七七三年十二月十六日深夜,數百名自稱莫霍克族的印第安人,衝上停泊在波士頓港的三艘英國東印度公司貨船,把船上的三百四十二箱茶葉全部倒進了大西洋。
後來,英國警方發現這群「印第安人」其實是北美殖民地議員,撒母耳.亞當斯等人假扮的,其幕後指使者則是大商人約翰.漢考克。他們的行為,令英國東印度公司蒙受了巨額財產損失。
這批被撒母耳.亞當斯等人倒入海的茶葉,都是英國東印度公司花重金從廣東十三行購買、爾後航行過半個地球運到北美十三州來出售的。

上百年以來,英國真正的當家人一直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破壞東印度公司的商品,就是反對大英帝國。「波士頓傾茶事件」揭開了北美獨立戰爭的序幕,隨之誕生的,是一個即將震撼全球的世界強權:美利堅合眾國。

 

「波士頓傾茶事件」告訴我們,引發美國獨立戰爭的直接導火線是茶葉。十八世紀,茶葉貿易無疑是全球貿易的核心,但當時世界上生產茶葉的國家屈指可數,全球的財富,年復一年地像海水一樣湧來擋都擋不住。
在這張無比廣袤的貿易網中,各國政府也都渴望分一杯羹。
十八世紀中葉,為了維持日不落帝國的經濟正常運轉,英國對進口的中國茶葉徵收高達百分之一百一十九到百分之一百二十五的茶葉稅。如此高的稅率自然會引起廣泛的茶葉走私,而英國茶葉走私商的大本營,正是天高皇帝遠的北美十三州。
西元一七六○年,北美十三州進口了約一百萬磅中國茶葉,其中四分之三都是走私茶。包括華盛頓、傑弗遜、漢考克、亞當斯等一眾後來的美國國父們,無一例外全都當過茶葉走私販子。
靠著走私中國茶葉的暴利,令北美茶葉走私商力量日益增強,結成所謂的「茶黨」,製造了許多重大刑事案件,如在西元一七七二年六月,焚毀停泊在羅德島的英國皇家緝私船,「加斯比」號。
據說,當時被「茶黨」倒入海中的一些茶葉後來還被撈起來曬乾,繼續在北美市場上銷售,可見當時北美茶葉市場之炙手可熱。

在十八世紀的北美十三州,走私茶葉是人心所向,注意到這股不正之風的英國當局,於西元一七六七年頒佈了《北美茶葉退稅規定》,降低了英國東印度公司賣到北美十三州的茶葉稅率,卻未能阻止走私氾濫。
這樣一來,北美的茶葉零售價暴跌,英國的北美殖民地,就成為東印度公司的中國茶葉傾銷地。該法案僅以一票的微弱優勢在英國下院被通過,說明了它的巨大爭議性,而這也被後來的歷史所證實。
然而,世界上總有些不怕死的人,當這些人團結起來的時候,偶爾也能創造奇蹟,北美十三州的茶葉走私團夥「茶黨」就是如此。

《茶葉法》使得走私茶葉無利可圖,也就毀掉了北美茶葉走私商的主要財富來源,而且導致北美本地的合法代理商喪失了原有的權益,由此引發了空前的不滿。「茶黨」於是以「自由之子」自居,高呼亞當.史密斯的「自由貿易」口號。這在當時就等於是要求把走私合法化。
人們日後為北美獨立運動的正當性辯解的時候,往往強調英國在當地征收的稅務之重,但從不把北美殖民地的財政負擔與英國的其他殖民地對比,特別是從不與亞洲殖民地對比。
如果北美十三州有權因為稅務太重要求獨立,那麼,英國在其他洲的任何一個殖民地,都更有權要求獨立。事實上,北美殖民地的稅收和勞役,甚至比英國本土還要輕,北美抗英暴動,其實是北美茶葉走私商蓄意煽動的結果。主要還是因自身利益被英國政府和東印度公司傷害所致。
西元一七七三年年底,東印度公司的茶葉開始在北美以每磅茶葉三便士的普通商品稅率納稅,北美市場上的合法茶葉售價暴跌,導致走私茶完全賣不出去,徹底斷了漢考克、亞當斯等北美茶葉走私商的財路,他們在絕望中鋌而走險,決定以破壞東印度公司茶葉的方式反抗英國在北美推行《茶葉法》,於是製造了「波士頓傾茶事件」,又名「波士頓茶黨案」。

所以,美國獨立戰爭的根源,在於北美茶葉走私商與東印度公司爭奪西方的茶葉貿易權,這就是為什麼東印度公司的財務危機,會引發《茶葉法》,《茶葉法》會引發「波士頓傾茶事件」,而「波士頓傾茶事件」,又是導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原因。

 

 

本文摘自《茶金帝國與海上絲路I:廣東十三洋行的崛起》

書籍連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