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忽視身體的訊號!腸道裡的息肉要小心注意

標籤: 健康生活腸胃

 

文/林肇堂 醫師、林裕民 醫師

 

腸道息肉指的就是在胃腸道黏膜表面突出的隆起物,從食道到直腸整個腸胃道都有可能長息肉,而整個腸胃道最常見好發的部位就是乙狀結腸與直腸。大部分的大腸息肉一開始都是良性的,但隨著時間的日積月累,加上不良的飲食習慣(低纖、高脂、高熱、少蔬果)、便秘以及致癌物等的長期誘導,息肉就可能逐步演變成癌症。

罹患有大腸息肉該如何追蹤呢?
目前在台灣主流的大腸癌篩檢方式有兩種,一般 50 歲以上,建議接受國健署推行的每兩年一次的免疫法糞便篩檢,而如果糞便篩檢發現有陽性潛血反應,就應該接受大腸鏡做確定檢查。

那麼,做完大腸鏡檢查後呢?決定追蹤間隔的兩大因子包括息肉狀態以及清腸程度,一旦大腸鏡檢查後,如果有發現大腸息肉,目前大腸鏡的追蹤指引主要是依據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USPSTF) 及 US Multi-Society Task Force (MSTF) 的建議,通常以1公分為界,超過1公分的息肉不僅代表惡性變化的機會較高,息肉本身復發的機會也增加,同時代表本身的體質可能很容易再長出息肉,所以大腸鏡追蹤就要稍微密集一點。

如果沒有息肉或只有小於1公分的增生型息肉在乙狀結腸或直腸的地方,一般建議10年後再追蹤大腸鏡即可;1-2個小於1公分的管狀腺瘤,5-10年再追蹤大腸鏡;3-10個管狀腺瘤、大於1公分的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病理報告顯示高度分化異常(high grade dysplasia)的腺瘤則建議3年追蹤大腸鏡;超過10個腺瘤,3年內就要追蹤大腸鏡;如果是多個平的鋸齒狀腺瘤或者大於2公分的腺瘤經由內視鏡碎塊切除術(endoscopic piecemeal mucosal resection, EPMR)後則建議1年追蹤大腸鏡。

當清腸程度不理想時,據統計有兩成以上高風險的息肉可能因此被糞便遮蓋。因此美國建議若前次清腸程度不理想,應該要在一年內重新檢查。


大腸鏡檢查一定比糞便潛血準確嗎?

腸鏡檢查以及免疫法糞便潛血是目前最有效的篩檢方式,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這個方法是藉由偵測糞便中是否有少量或是肉眼看不出來的血液,來進一步抓出正在出血的發炎、潰瘍、大腸息肉或大腸癌等病兆,這項檢查不但簡單而且沒有任何侵入性

新一代的糞便潛血免疫法(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 FIT)更是不受飲食、藥物影響,同時準確度也較傳統化學法高,對大腸癌的敏感度可達8成、精確度則高達9成;而沒有症狀因接受糞便潛血檢查陽性的患者則需要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大腸鏡管子從肛門進入直腸,經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直至盲腸。

檢查過程當中透過影像傳輸至電腦,醫師可即時診斷大腸內壁是否有異常或病變,進一步做切片病理檢查或內視鏡治療,所以如果是清腸乾淨的大腸鏡檢查可以讓準確度高達90-95%以上,但由於是侵入性檢查所以相較於大便潛血檢查勢必有較高的副作用及併發症。

如此說來,是否所有人都接受大腸鏡檢查就好?讓所有民眾都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顯然就像海底撈針,成本與效益完全不成比例。從健康政策的角度上,糞便潛血不具侵入性,也不用清腸;在安全性與接受度都會更高,顯然比全面大腸鏡來得可行。

所以經由糞便潛血檢查篩檢,一旦陽性的患者再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是目前較可行的大腸癌篩檢做法;而針對高危險群,例如有家族史、或是遺傳性息肉症候群的族群,建議經由醫師判斷風險後再進行篩檢。

 

 

本文摘自《SAY NO TO 大腸癌:一次破解腸癌迷思,讀懂預防與治療方法,擁抱無癌快活人生!》

書籍連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