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飲冰 難涼熱血」
1924年,「飲冰室」落成。
它不只記錄了梁啟超在文學上的追求和造詣,
也承載了他在政治上的變革行動與現代思想的開拓精神,帶領國家走向新時代的濫觴……
【內容簡介】
萬事禍為福所倚,百年力與命相持
飲冰室的誕生,承載一生的志業
回到中國的梁啟超,在「飲冰室」中構築政治的理想,
策動護國運動、聲討「辮子軍」,與康有為共舉改良變法之旗,
在急劇變化的大環境面前,梁啟超以溫和、不帶革命色彩的方針,引領新時代的變革……
在成功裡頭感覺趣味,更在失敗裡也找到趣味
不管是和泰戈爾、徐志摩等人交流、倡導新思潮,還是與胡適等學者共同構築現代中國的知識體系,在政治上追逐理想的同時,梁啟超也不忘學術上的研究、分享和著述,「我以為:凡人必常常生活於趣味之中,生活才有價值。」
是教育者,教人做人,也是慈父,言傳身教
無論是清華園中的講壇,還是病榻之上的書案,他始終堅信教育是國家的希望,而在家庭及孩子面前,他從不擺出「嚴父」的臉孔,凡事都與孩子平等、民主地相處,在書信中可以看見他與孩子們傳達處世的思想和觀念……
自一九一五年搬進天津舊居,到一九二九年病危離世,
「梁啟超在飲冰室」度過十四個寒暑,
他的政治活動、學術思想和生活日常,寫就了他輝煌璀璨的一生……
【傳主簡介】
梁啟超
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
大清光緒年間舉人,師從康有為,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
大清末年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新文化運動驅動者。維新變法前,與康有為一起聯合各省舉人發動「公車上書」運動,而後倡導新文化、支持五四青年愛國運動。為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之一,並擔任京師圖書館館長。
【作者簡介】
汪兆騫
生於194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當代》原副主編兼《文學故事報》主編。
代表作有《我們的80年代》、《啟幕》、《別來滄海事》以及民國大師集體傳記《民國清流》(大旗出版社)、《諾貝爾文學獎百年風華》(大旗出版社)、《李叔同:弘一大師傳》(大旗出版社)等,深受讀者好評。
目錄:
楔 子 梁啟超由日本歸國,在津門籌建飲冰室
第一章 袁世凱復辟稱皇帝,策動蔡鍔建護國軍
第二章 兩廣都司令部組成,梁公被推舉都參謀
第三章 聲討「辮子軍」興復辟,任段內閣財政總長
第四章 潛心著述《中國通史》,與胡適有深厚交誼
第五章 旅歐巴黎和會發聲,保衛疆土「五四」爆發
第六章 遠政治辦公學學社,著述豐邀羅素講學
第七章 湘鄂戰起調解其間,京津演講辦學不順
第八章 「研究法」風行於一時,全國講學患病金陵
第九章 創辦文化學院流產,松坡圖書館始落成
第十章 熱情陪泰戈爾訪華,祭妻仙逝悲撰《悼啟》
第十一章 婉拒段憲法起草會,樂意受聘清華導師
第十二章 被摘右腎卻大度處之,身兼三圖書館之長
第十三章 努力辦司法儲才館,編《中國圖書大辭典》
第十四章 染病辭退清華教職,《辛稼軒年譜》成絕筆
第十五章 溘然病逝於協和醫院,京津滬粵舉行公祭
外一篇 教育是教人學做人,做個慈父言傳身教
附 錄 梁啟超家書
跋 為「知名當世,所至有聲」者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