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益脾胃的黃色食物

標籤: 健康生活生活習慣飲食

文/石晶明 醫師

 

現代研究發現,黃色食品中的維他命 A、維他命 D、維他命 B 群及胡蘿蔔素的含量十分豐富。雖然從營養學角度而言,維他命並不含有能量,但人體的消化吸收、新陳代謝,大多離不開維他命的輔助和促進作用。

五行中黃色為土,五臟中脾胃為土,因此根據中醫理論,黃色與脾土對應,所以黃色食品攝入體內後,主要作用於中土(脾胃)區域。小米、玉米、南瓜、黃豆等黃色食物,都是健脾養胃之佳品。另外,一些白色食物炒黃後也可健脾。比如說,中醫認為熟薏仁的健脾功效,要勝過生薏仁,因此臨床上常會讓脾虛者將白色的生薏仁放入鍋內炒至微黃,變成熟薏仁後再服用。

 

薏仁能開胃,消水腫
以薏仁入藥或食用,可健脾滲濕。五味中甘味入土健脾,淡味滲濕瀉水。而薏仁,性味甘、淡、微寒,正好入脾、胃、肺三經,具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所以在臨床上它常被用於脾虛洩瀉、食慾不振、尿少浮腫、腳氣(維他命 B1 缺乏症)、尿路感染、青春痘、扁平疣等症的治療。
中醫認為,薏仁「最善利水,不至耗損真陰之氣,凡濕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現代人飲食過於豐盛,膏粱厚味攝入偏多,形體肥胖,血脂較高,而薏仁仁中則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既可利濕化痰,又能降低膽固醇,特別適合痰濕體質的人食用。
不過按照中藥的炮製理論,未經加工的生薏仁,主要用於利水滲濕,而翻炒後的熟薏仁,健脾止瀉的功能則更強。所以中醫稱薏仁性微寒而不傷胃,益脾而不滋膩,是一味清補利濕的藥食兩宜之品。

薏仁百合湯 食用妙方
材料 薏仁 50 克,百合 10 克。
做法 將薏仁與百合洗淨,加適量水微火煮約 1 小時至熟,加白糖、蜂蜜調勻即可。
功效 可益氣生津,健脾利濕。

常吃馬鈴薯防胃癌
馬鈴薯,又名洋山芋,為世界五大糧食作物之一,在西方有「植物之王」與「第二麵包」的美譽。馬鈴薯中擁有 18 種人體所需的胺基酸,尤其是離胺酸和色胺酸的含量極高,非一般糧食作物可比;它的蛋白質比大豆還好,在植物中最接近動物蛋白。馬鈴薯的祖籍位於南美洲的智利、秘魯,大約在十七世紀初傳入中國,隨即被中醫視為健脾益氣之良品。馬鈴薯味甘、性平、微涼,入脾、胃、大腸三經,能補能瀉,具有和胃調中、健脾益氣、補腎利濕、解毒消炎、寬腸通便、降糖降脂、活血消腫、益氣強身、養顏美容、抗衰老等多種功效。

消脂減肥,預防血管硬化
馬鈴薯中含有鉀、鋅、鐵、鈣等營養素,維他命 C 的含量為蘋果的 10 倍,維他命 B1、維他命 B2、鐵和磷的含量也比蘋果高出許多,故被人稱為「地下蘋果」。與白米相比,馬鈴薯的熱量低、脂肪量少、微量元素豐富,以其為主食,可消脂減肥,預防血管硬化,大大降低中風的發病率。

糯米馬鈴薯粥 食用妙方
材料 馬鈴薯 300 克,糯米 100 克。
做法 馬鈴薯洗淨、切成塊,與糯米共同放入鍋內,加水同煮粥,粥熟後加入蜂蜜調勻即成,趁熱食用。

 

 

本文摘自《黃帝內經 : 對症養五臟(三版)》

書籍連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